-
唐山:以战新产业引领高质量发展新征程
作为老工业基地,唐山近年来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抓手,通过强化顶层设计、优化要素配置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,培育形成智能装备、新材料、新能源等特色产业集群,为全市转型发展注入强劲动能,实现了创新发展、绿色发展与高质量发展的深度融合。 (一)顶层设计引领产业布局优化 2021年以来,唐山聚焦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,结合产业基础与资源禀赋,出台《唐山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“十四五”规划》等系列政策文件,明确将智能装备制造、新材料、新能源、节能环保等作为重点突破领域。通过建立“链长制”推进机制,由市级领导牵头负责重点产业链培育,引导土地、资金、人才等要素向战新产业倾斜。同时,优化产业空间布局,以唐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、曹妃甸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核心载体,打造“一核多极”战新产业发展格局,推动产业从分散化布局向集群化、专业化方向升级。 (二)招商引资驱动项目建设提速 唐山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战新产业发展的“主引擎”,围绕重点产业链开展精准招商、产业链招商。2021年1月,在智能装备制造领域,唐山中信重工开诚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工业用机器人生产车间内,工人正有序进行焊接、组装等作业,该企业研发的特种机器人已广泛应用于矿山、消防、应急救援等领域,成为国内特种机器人行业的领军企业。通过举办中国(唐山)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大会、优化项目审批“绿色通道”、落实税收减免等惠企政策,一批投资超亿元的新能源电池、高端复合材料、智能传感器项目相继落地,为战新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项目支撑。 (三)创新赋能提升核心竞争力 唐山着力构建“企业为主体、市场为导向、产学研深度融合”的创新体系,支持企业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。截至2021年,全市累计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7家、省级重点实验室15家,推动河钢集团唐钢公司、中车唐山公司等龙头企业与清华大学、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开展合作,在高强度汽车板、高速动车组关键零部件等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。在新材料领域,研发的“手撕钢”(0.015毫米超薄精密带钢)打破国外垄断,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、高端电子等领域;在新能源领域,推动光伏组件、风电整机制造产业发展,培育出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型中小企业。 (四)绿色转型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 立足资源型城市转型实际,唐山将战新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紧密结合,大力发展节能环保、循环经济等绿色产业。通过推广清洁生产技术、实施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,推动钢铁、化工等传统产业与节能环保装备、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协同发展。2021年以来,全市战新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持续提升,产业结构从“重钢重化”向“绿色高端”加速转变,单位GDP能耗持续下降,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协同提升,为老工业基地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2025-06-27
-
研发投入全省首位 唐山激活创新发展动能
2020年,唐山市研发经费投入达159亿元,总量及投入强度(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2.21%)均居河北省首位,创历史新高。这一突破背后,是全市以招商引资集聚创新资源、以政策引导强化主体培育、以产业升级带动投入增长的协同发力,为高质量发展筑牢了创新根基。 (一)创新生态优化:政策引导与市场驱动双轮发力 2021年12月,河北省统计局等部门联合发布的《2020年河北省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》显示,唐山市研发经费投入总量连续多年领跑全省,投入强度较全省平均值高出0.46个百分点。这一成绩源于唐山近年来持续优化创新生态的系统布局:一方面,市级财政设立科技创新专项资金,对企业研发活动给予精准补贴,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税收优惠政策,降低企业创新成本;另一方面,通过招商引资重点引进高新技术产业项目,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,形成“引进一个项目、带动一个产业、激活一片创新”的良性循环。唐山市政府在相关规划中明确提出,将研发投入强度作为衡量区域创新能力的核心指标,建立健全“科技投入—产业升级—经济增长”的正向反馈机制。 (二)企业主体凸显:重点产业研发投入占比超九成 作为工业重镇,唐山企业始终是研发投入的主力军。2020年,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占比超过90%,其中精品钢铁、高端装备制造、新材料等主导产业贡献了主要增量。以钢铁产业为例,通过引进先进工艺技术、建设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,多家龙头企业实现从“规模扩张”向“质量提升”转型,研发投入年均增速保持在两位数以上。同时,中小企业创新活力持续增强,通过“专精特新”培育计划,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为细分领域的创新“小巨人”,带动全市研发投入结构不断优化。河北省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指出,唐山企业研发投入的持续增长,有效拉动了全省工业领域创新水平的提升。 (三)创新成效显现:高新技术产业与专利成果双提升 研发投入的稳步增长,直接转化为创新产出的丰硕成果。2020年,唐山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较上年实现较快增长,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进一步提高。在专利领域,全市专利授权量保持稳步提升态势,其中发明专利占比显著增加,一批核心技术成果在新能源、智能装备等领域实现产业化应用。技术市场交易同样活跃,全年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百亿元,产学研合作项目数量同比增长,高校、科研院所与企业的协同创新机制逐步完善。唐山市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,创新驱动已成为全市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动力。 (四)未来持续发力:构建区域创新发展新高地 面向“十四五”,唐山正以研发投入突破为基础,加快构建全域创新体系。通过深化与京津高校院所的合作,建设更多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,打造跨区域创新共同体。在招商引资方面,重点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,吸引更多科技型项目落地,形成“研发投入—项目引进—产业升级”的闭环。同时,持续优化人才政策,完善创新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,推动研发投入强度稳步提升,力争成为京津冀区域重要的创新策源地和先进制造业基地。
2025-06-27
有想补充的信息?点我投稿

- 联系我们
- 企业入驻
